building top center imagetop right image  
bottom left bottom center 所慶特別活動
資訊所廿週年回顧與感言
20年大事記
資深同仁專訪
專題演講者
十九年前那幾天...
   
 

資訊所廿週年回顧與感言

李德財

四年前當我接下資訊所所長一職時,萬萬沒有想到會有此一榮幸,在此與各位共同見證資訊所成立廿週年的歷史時刻!

回想這四年在國內服務,就個人而言,的確是個非常難得也令人難忘的經歷;願藉此機會回顧以往,並抒發個人的一些感觸與期許。

記得1998年6月30日所長交接典禮當天,我還是以上了石膏的手,從李院長手中接下資訊所的印信。事情經過是這樣的,返國的前一天,我忙著整理在西北大學服務了廿年,辦公室內的「積蓄」,如書籍、論文、雜誌等,不小心被一小小的木片戳傷了右手中指,流了少許的血;因為僅僅是小小的傷口,而且類似的小傷以前也發生過,因此就不以為意。後來竟然由於受到細菌感染,得了所謂「蜂窩性組織炎」。記得在登機前一晚,我已經勞累地無法打包行李,改由內人處理。第二天,在芝加哥機場,我竟無力將行李提起放上輸送帶!在飛機上,手掌開始紅腫,五個手指一直要向內捲曲,需要用左手用力將其撐開。手臂也開始發熱,內人警覺到情況不妙,在飛機上就開始聯繫舊金山的朋友蔡教授夫人,可是沒有聯絡上。只好另外又去電芝加哥請朋友儘速代為聯絡蔡教授夫人,並告知我右手的狀況。抵達舊金山時,蔡教授夫婦已經在機場等待。我們向航空公司說明了狀況,交代了行李處置事宜之後,就一路驅車到灣區El Camino醫院急診部門就醫。醫生初步診斷瞭解情況之後,馬上注射大量抗生素消炎,結果住院了兩天觀察之後才繼續搭機返國。醫生也替我右手上了石膏,以利復原。後來知道,細菌感染的「蜂窩性組織炎」,如果未及處理得當,是可能致命的!為此我要再次感激內人,由於她的高度警覺性,做出了明快、果斷的決定,而避免了一次可能無法挽回的災難。

在我就職的簡短致詞中提到,盼望同仁以身為資訊所的一份子為榮,秉持重視品質,敬業樂群的工作精神,也期勉自己能扮演划龍舟競賽中的擊鼓手,大家發揮同舟共濟、同心協力的團隊力量,共同為打造資訊所的品牌而努力。給同仁的見面禮,是為「Every job is a self-portrait of those who did it. Autograph your work with quality.」徵選最佳中文譯辭。結果張麗麗小姐的譯詞「件件工作、反映自我,凡經我手、必為佳作」票選為最佳翻譯;另一入選的譯辭為陳孟彰先生所譯的「工作如其人,品質為其證」。

所長任期於三年後屆滿,在續聘典禮上,李院長對本所同仁致詞,言詞間還特別提到我就任感言時所放映的一張划龍舟的投影片。當時,我非常佩服院長的記憶力;一時之間,我曾心裡好奇究竟有多少同仁還記得它?不過,這似乎並不重要,不管同仁記不記得,多數同仁都將該投影片的訴求,同心協力的團隊精神,早已付諸行動,表露無遺!今天的資訊所,不論外界對我們的評價如何,至少我自己親身體驗到在所裡的生活環境與學術研究氣氛,已經有顯著的進步。大家更有活力,行政部門充滿愉悅合作的工作氣氛,同仁歷年參加自強活動、年終尾牙的踴躍,可略窺一斑。

猶記1998年7月,我才剛剛上任不久,政府正好積極宣揚「國民身分證,健保IC卡合一」的政策,除了社會的輿論外,也激起了一些關心的同仁從資訊學者專業的角色,發出了對此一政策不表贊同的聲音。立法院也針對此事對李院長提出質詢。當時我因公務,人在國外,無法出席,由當時的副所長廖弘源先生代表上台備詢,說明了「本所」的看法。院長也於會後指示本所負責召開一次公開的座談會,邀請「正、反」兩方代表出席討論。為了準備此一座談會,我費了相當心思去瞭解此事件的背景,閱覽政府公開招標之作業程序,並蒐集相關資料。這是我回國後感受到的第一次「震撼」教育。令人欣慰的是同仁的努力畢竟沒有白費,政府最後決定將此一BOT案擱置,延緩實施。經歷此事,我深深感受到中研院的社會責任,激發我個人和一些同仁的使命感,一起秉持專業立場與良知,去關心政府政策之制訂,並以審慎、客觀的態度不時地對政府提出建言。2000年10月中旬,我和幾位同仁為了健保IC卡政策,向衛生署李明亮前署長簡報IC卡化之後的可能問題,並提出替代方案,期盼健保局應更著重於行政作業及流程上之改革,尊重個人隱私,將有限資源投入於維護網路資料庫之安全、保護個人資料隱私等政策之制訂與落實。同時,我們強調是純粹以資訊專業,向政府提供建言的立場做事,也會隨時監督政府政策之執行。簡報結束之後,衛生署人員私下對於我們的「現身」表示不解,為何中研院資訊所會與健保IC卡有關連,這和他們一向所「瞭解」的中研院─所謂的「學術象牙塔」,有很大的出入。我想,我們當天的簡報資料顯然給他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回國後的第二次震撼,是1999年的「921」集集大地震;其影響所及,既深且遠,到三年後的今天,政府、民間災後重建的工作仍舊持續。李院長更是為「921」的災變倍加忙碌,曾帶領各所所長們到災變現場瞭解,關心災民狀況;很多同仁也主動地參與各項「志工」活動,加入救災行列。此外,中研院站出來召集了全國相關單位,籌畫並著手建置全國地震知識庫,搜集資料、圖片、媒體報導等,並結合本院所開發的數位典藏系統、地理資訊系統技術,希望能詳實記錄、保存921災變之經過及重建復原的史實,讓國人以及後代子孫能夠有「目睹」歷史的機會。本所部分同仁也參與了此一工作。

2000年在台灣的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年。3月18日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先生當選,5月20日就職,正式結束了國民黨一黨執政多年的歷史,開創了台灣政治上首度的政黨輪替。但是在這過程中,不是沒有代價。在競選過程中,李院長發表了一篇「向上提升或向下沈淪」深具歷史意義的文章,選舉前兩週,也因為表態支持民進黨候選人而一度請辭中研院院長職務,造成中研院內極大的震撼,也寫下中研院院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這次台灣政權的和平轉移,可蔚為國內實行民主政治的風範,也被全世界所稱許。照理說,哪一政黨執政不應該對全國最高學術機關有所影響,可是,李院長幾度在立法院科技委員會,接受在野黨凌厲的質詢,2001年的中研院預算也首度被立法院「凍結」了一陣子。政黨輪替之後,在政治、經濟上,全國的確陷入了一段極度不平靜的時期。這經歷雖然不直接與學術研究相關,但個人對這一歷史時刻的親身體驗,長誌於心!

2001年9月17日納莉颱風肆虐全台,造成台北縣市氾濫成災,中研院也是受害地區之一。本所舊館地下室全部進水,新館地下室的電力系統受損,損失數千萬元,歷經近兩星期沒電的「黑暗」時期。這次水患,全所總動員,大家捲起褲管,徹底清掃所內、外的爛泥巴;資訊室與行政室同仁向社科所、近史所、史語所借電、借場地,迅速地架設網路,讓研究同仁得以於最短時間內恢復工作。這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本所同仁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在此一非常時期再度展現,表露無遺。

今(2002)年是本所成立20週年,研究成果再次透過一年一度的院區開放參觀活動展示給外界;新的所簡介在同仁高度配合之下,業已出版,所慶活動也是在同仁的策劃下完成。藉此機會,讓大家對本所的過去與現在,有較深刻的瞭解。自籌備處開始、到正式成立所、以至今天,其中經歷了不少困難與艱辛;可是,這些都已是歷史。靠著所內同仁的努力,院方的支持,學術諮詢委員的指導、協助,以及歷任所長、副所長的領導,我們才有今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琳山教授,他是資訊所首位任職六年的所長,在資訊所盡心竭力處理所務,值得我們感念。

在所務推展方面,我們除了大力推動行政業務電腦化、經費資源分配作業透明化以外,並因應2000年7月初諮詢委員的建議,於2000年的12月底在日月潭(災後重建)召開第一次的「群策群力」會(retreat),王佑曾院士、孔祥重院士、錢怡祖博士、李錦輝博士等四位諮詢委員也撥冗全程參與。大家經過兩天半的充分討論,就本所的願景達成共識,訂出具體的目標。次(2001)年三月下旬,全所研究人員到新竹關西舉辦第二次的後續會議,將本所未來五年內的目標(stretched goals)以及規劃(action plans /items)進行詳盡的討論,擬定行動方案。個人覺得這兩次活動對全所研究人員有極正面的作用,凝聚了向心力。全所的研究經費分配制度於2001年起也做了調整,除了個人型研究計畫以外,以群體、整合型計畫為主體,並建立了「稽核」制度,於2001年底正式啟動了首度的年度計畫成果發表會;希望以後能夠持續執行。

本所同仁在個人學術成就上,有卓越的表現;在此摘要敘述。1997年、1998年及2001年,洪一平先生、廖弘源先生、及黃文良先生分別榮獲本院的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1998年,宋定懿小姐獲選為全國十大傑出女青年。1999年,許聞廉先生榮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獎以及李國鼎穿石獎。2001年,本人有幸獲得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研究傑出獎。2002年,呂學一先生榮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此外,同仁還通過多項專利之申請;不少研究成果透過本院公共事務組的協助,成功地技術轉移至產業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同仁投入了跨學門、跨領域的大型計畫。在1998年底國科會企畫處推動的數位博物館計畫,以及現在執行中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本所積極參與,與計算中心同仁不遺餘力地投入,提供資訊科技技術,並與社會人文及動、植物學者攜手合作,目前已經獲得相當成效。這些數位典藏計畫的研發成果,對2002年通過的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以及行政院挑戰2008年數位台灣計畫有舉足輕重的貢獻,因為這兩項計畫都與數位內容息息相關。近來不少本所同仁投入「生物資訊」的研究行列,參與國家基因體醫學計畫,以及中研院即將成立的基因體研究中心的研究計畫(請參考所簡介);以同仁「凡經我手、必為佳作」重視工作品質的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開花結果,可以和數位典藏計畫媲美。這些都可稱為本所在國內的「旗艦」計畫,由資訊所輸出技術,支援其他領域的研發。同仁的努力與心血,已經替資訊所在國內打響了自己的品牌(name brand)。儘管執行一些「技術支援」性的計畫,對參與的同仁未必能帶來多少個人學術專業上的好處;但是站在國家總體的學術發展上,個人認為,這些付出能夠提升整體性競爭力與研究水準,並造福全人類福祉的貢獻,實應受到肯定。

我們對國內整體資訊科技之應用,已經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未來除了繼續提升中研院資訊所的品牌榮譽,更要進一步將研究成果國際化,透過參與國際會議、國際合作及學術交流的方式,走上國際舞台,與國際接軌,提升本所在全世界資訊領域的能見度。今年我們有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林桂傑教授來訪六個月,明年陸續有國際重量級的人士到訪,包括資訊界媲美諾貝爾獎的Turing Award 2000年得主、中研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的姚期智教授(William and Edna Macaleer Professor Dr. Andrew C.C. Yao),中研院院士、哈佛大學的孔祥重教授(William Gates Professor Dr. H.T. Kung),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Professor Doug Tygar。這是本所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的一個嶄新的里程碑,我們希望能夠繼續吸引更多國外訪問學者蒞臨,與同仁共同從事學術研究,累積研究成果與能量,深盼開花結果的一天能夠早日到來!

bottom left bottom center 所慶特別活動
資訊所廿週年回顧與感言
20年大事記
資深同仁專訪
專題演講者
十九年前那幾天...
    Institu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