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活動訊息

友善列印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揮棒速度快能等較久再出棒嗎?揭露揮棒速度與打擊率、長打率的關係

:::

揮棒速度快能等較久再出棒嗎?揭露揮棒速度與打擊率、長打率的關係

  • 講者黃致豪 教授 (臺體大運動資訊傳播學系)
    邀請人:陳昇瑋
  • 時間2017-04-21 (Fri.) 11:00 ~ 13:00
  • 地點資訊所新館106演講廳
摘要

長久以來,棒球被稱為國球,從學生棒球乃至成棒,我代表隊與日韓、美國、古巴亦有一較高下之實力。近年來,隨著各國紛紛開始以科學化訓練精進球員的體能及技巧,從國外歸來的球員也帶回來諸多新觀念,讓棒球選手能以更有效的方式進行訓練。一般認知中,較快的揮棒速度能讓選手具備更長的觀察投手球路時間,讓打者能等較久再出棒,也因此有較高的打擊率,然而本研究發現其並非必然。本團隊於2016年春訓期間受邀為中華職棒選手測量春訓期間之打擊速度,於春訓結束時測量所有參與春訓選手的擊球移動初速,即為一般印象中所稱之揮棒速度。在2016年球季結束後,我們將春訓結束時的選手擊球初速、被三振率/被保送率(K/BB)與其長打率、打擊率以R語言做交叉多重?歸分析,發現擊球初速及K/BB率與長打率、打擊率的決定係數分別為R2=0.73, 及0.76 (t<0.05)。此研究結果的確認,可供球員及教練做為訓練時參考的依據,針對選手的弱項,如選球或揮棒速度加強。就像投手選材需用球速為參考,對打者來說,擊球初速與被三振/被保送率為推算該打者將來長打率與打擊率的重要參考指標。

 

BIO

Dr. Jyh-How Huang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port, Spor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baseball training technology, advanced scouting, and health monitoring. He’s been trying to deciph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aseball pitch spin, velocity, release point and its usefulness lately.